浏览数量:83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龙潭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1-09-17 来源:本站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而户外自主游戏以宽松的游戏氛围,宽阔的游戏场地,丰富的游戏材料,愉悦的情绪体验深受小朋友的喜爱。
为了进一步践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提高幼儿园游戏研究质量,提升教师创造性使用游戏器械的水平,打开教师真研究、爱研究的状态,2021年9月15日龙岸二园开展了户外游戏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首先确定了研讨的九大区域:交通体验区、野战部落、涂鸦区、戏水区、户外娃娃家、建构区、沙水区、体能区、种植地。吴丽娜老师给大家提了五个研讨的方向:1.对每个游戏区域的规划是什么?2.游戏区的现有材料有哪些,缺少的材料有哪些?3.户外游戏与室内游戏的区别?4.幼儿在相应户外游戏中的年龄段特点如何体现?5.如何将相应户外游戏与主题、季节、节日相结合?
老师们自主分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展开了激烈讨论,针对相应的户外区域特点,结合幼儿的兴趣需要与年龄特点畅所欲言。
一、交通体验区
交通体验区有助于幼儿在骑行中发展身体的协调能力、提高动作的灵活性和平衡能力,同时在角色扮演的游戏中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与同伴友好交往的能力,形成规则意识。
二、野战部落
野战游戏是孩子们百玩不厌的游戏,步枪、迷彩服,躲藏,追逐……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孩子。每一个小士兵都有强烈的团队意识、规则意识,都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情境当中,同时孩子们的身体动作、力量、耐力、平衡能力等都得到发展,钻、爬、躲闪、追逐等动作也更加协调灵敏。
三、涂鸦区
户外涂鸦区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在那里,想象是天马行空的,色彩使用可以肆意不羁,很多时候,孩子的“任性”就是艺术创造的灵感来源。
在自然环境中涂涂画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想象力、观察力、眼、脑、手的协调能力、以及自我表达能力都能够获得一定的发展。
四、戏水区
水是生命之源。对孩子而言,水不仅是成长的必须物质,还是他们游戏的玩伴。对教师而言,利用水可以激发幼儿亲近自然,感受玩水的乐趣,了解水的特性,萌发孩子们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五、户外娃娃家
娃娃家是孩子们热衷的扮演游戏,孩子们的娃娃家中体验着社会中的不同角色,在人际交往的情境中萌生归属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也在扮演中表达着自己对于世界的认知和理解,不断扩充和整合已有的认知和经验。
六、建构区
建构游戏是创造性游戏的一种,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幼儿将他们对周围生活的印象反映在自己建构的物体中,通过游戏锻炼幼儿体力、发展大小肌肉群,使他们认识几何形体极其关系,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发展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及创造能力, 还能培养他们的美感以及团结合作、关心集体、遵守纪律等良好品质和个性。
七、沙水区
玩沙玩水游戏是幼儿热爱的一种游戏活动。通过幼儿的想象,以沙土为基本材料进行建构,通过手的操作及成品创造性地反映对周围事物的印象的一种活动,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特点,教师要时刻关注孩子在游戏中的行为,及时记录和引导,要在玩沙游戏中运用适当的指导策略,促进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与同伴合作带来的成就感与愉悦感。
八、体能区
围绕“走、跑、跳、爬、攀登、平衡、钻、投”八大技能,进行了针对小、中、大班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不能的发展目标研讨。体能运动开展要逐渐向游戏化方向发展,以游戏为主,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自主性,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过程中,获得潜移默化的技能发展。
九、种植地
种植地是幼儿了解认识自然的窗口,是幼儿探索、观察植物的有利场所。应该更好地发挥植物角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功能,拓宽幼儿视野,让孩子进一步亲近大自然,养成爱劳动、爱观察的良好习惯。
研讨后,鲁瑞雪老师总结:要从幼儿的视角进行空间的规划,材料的提供要体现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关注幼儿游戏中的自主权。骆丽霏园也指出:教师要用孩子理解的方式与幼儿交流,带孩子去亲身体验,开展游戏,在游戏中发现孩子的兴趣、需要和疑问,从而进行游戏后的再指导,打造幼儿真正喜爱的有意义的游戏。
停下脚步,为前行积蓄力量;默默耕耘,向更美好的目标出发。每一次的教研都是一次思维的碰撞,都会有新的收获。本次教研的开展,激发了老师们学习和研究的热情,有效促进了我园户外游戏质量的提升。为幼儿创设一个可探索的、有挑战的户外游戏,在游戏中发现幼儿、了解幼儿的需求、回归幼儿本真,让游戏点亮童年,在互动研讨过程中促进教师成长。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9051423号-1 南京市栖霞区龙潭幼儿园版权所有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江畔人家望江苑20号 电话:025—85651622 邮编:21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