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龙潭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5-06-06 来源:本站
为深入挖掘长江文化育人价值,推动本土优质教育资源与幼儿园课程的有机融合,2025年6月4日下午,南京市栖霞区龙潭幼儿园龙岸二园顺利开展了江苏省规划课题《长江文化育人资源融入园本课程的转化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
本次活动以“对话在地资源,润泽园本课程”为主题,旨在通过课题论证、经验分享和实践探索,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参与此次活动的有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处黄文峰主任、陈从银老师,栖霞区教科研骨干研修班全体学员及课题组全体成员等
活动在薛宣梅园长的开场致辞中拉开帷幕。随后,龙潭幼儿园教科室主任焦加艳老师,带来讲座《扎根·转化·生长:在地资源与园本课程结合的实践探索》,焦老师借助“扎根、转化、生长”三个关键词,详细分享了将长江文化育人资源融入园本课程的具体策略与路径。
在王士萍老师展示的大班美术活动《花瓶设计师》中,将金箔这一传统工艺巧妙地转化为幼儿可操作的美术活动,引导孩子们在设计花瓶的过程中,建立文化认知与审美体验的联结,活动生动诠释了“在地资源”向园本课程的创新转化。
参会的领导、老师们还分组参观了“长江文化”主题的室内画展,展览以“港口、船舶、老街、金箔”四大特色元素为主线,通过童趣盎然的作品,生动展现了长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种富有创意及儿童本位的艺术创作,为“在地资源”的课程转化提供了鲜活的实践范例。
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处陈从银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指出非遗金箔传统活动等实践案例,将文化符号转化为儿童可感、可触、可创的学习体验,不仅让孩子感受到工匠精神,也让孩子在创作中体会文化传承之美。
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处黄文峰主任强调了教科研工作中创新的重要性,她指出科技是攻坚核心战略目标,人才是突破科技进步的保障,教育是根基。以“长江文化育人资源融入园本课程的转化策略研究”课题为例,其创新在于既结合历史厚重与时代前沿的长江文化,又将宏大叙事转化为具体育人之事,找到了创新的价值和路径。
此次活动不仅为课题研究者们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幼儿园的课程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促进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9051423号-1 南京市栖霞区龙潭幼儿园版权所有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江畔人家望江苑20号 电话:025—85651622 邮编:21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