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8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龙潭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4-01-26 来源:本站
龙潭老街历史悠久,许多孩子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是在老街长大的,也有老一辈的人还居住在老街,老街时常被孩子们提起:“周末我妈妈带我去老街吃馄饨啦!”“我太太家就在老街!”“老街有一家卖衣服的老板是我妈妈朋友!”……孩子们对自己身边的环境关注度越来越高,从家庭到小区,从小区到社区,从社区到家乡。孩子们从出生之日起,就和家人生活在这里,家乡便成为他们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生活环境。孩子们希望对家乡——龙潭老街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走进老街,通过调查统计发现孩子们的兴趣主要集中在月饼店。
因此生成“老街月饼奇遇记”这一主题活动,旨在通过实地探访、亲手制作等多种方式,引导孩子们有意识地感知家乡的传统美食——月饼,感受传统手工艺人劳动的辛苦,同时知道自己是龙潭人,对家乡多一份认识,逐步产生爱家乡的情感。
探老街店铺
“龙潭老街上有什么?”“龙潭老街的店铺是什么样子的?”“龙潭老街有哪些美食?”为了寻找答案,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走进老街,亲子完成《探秘龙潭老街》调查表。
孩子们带着记录单回到班级进行交流分享,我们统计出大家最感兴趣的店铺,统计结果是月饼店。于是我们决定一起再去老街看一看月饼店里到底有什么!
访月饼店
01准备阶段
在去月饼店之前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呢?孩子们就“去参观什么、我们怎么去、我们要带些什么、参观途中需要注意什么”这几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02实施阶段
孩子们坐大巴车来到了老街月饼店,正巧老板在进行月饼的制作。礼貌打过招呼后,孩子们参观了店铺环境,采访老板问题,观看制作流程,购买并品尝苏式五仁月饼。
03回顾阶段
孩子们回忆去老街月饼店的路程以及路上看到的事物,并合作画出了参观月饼店的路线图。
我们还梳理了做月饼的步骤,包括:和面、揉面、醒面、包油酥、擀酥、剥果仁、和馅、包馅等。
教师思考:活动的推动需要幼儿具有共同的经验,当我们老师发现幼儿经验缺失时,就进行了以下支持——调查、分享、梳理,幼儿的共同经验由此建立,进一步激发了好奇心和兴趣,引发探究。同时,活动借助家园共育的方式开展,经验准备与交流等环节可以转移到家庭中,依托亲子互动、师幼互动、同伴互动等多种学习途径,每个孩子都可以进行更充分的探究。
做月饼
孩子们觉得五仁月饼很好吃还想吃,但又觉得太贵,想要自己做。于是我们在班级生活区提供工具,发动家长准备面粉和猪油。
第一次做月饼
为了能顺利做出月饼,孩子们一起回顾了制作苏式月饼的流程。
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准备做月饼啦!
由于时间来不及这一次我们只做好了月饼皮,烤好后孩子们进行了品尝。
“看起来不像月饼,像面包!”
“没有味道!”
“它怎么不掉渣?”
“里面没有馅不好吃。”
“我吃到的还有点苦。”
品尝完月饼后,孩子们讨论了做月饼时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决定下一次再试一试。
第二次做月饼
有了第一次做月饼的经验后,这一次我们提前和好了面团,孩子们分工合作制作月饼。
“老师馅怎么捏不成圆呀?”
“露馅啦!”
“怎么包不住呀?”
“我不会包,太难啦!”
“太香了吧,我还想再吃一块!”
“下次我想吃别的口味。”
“哎呀~有点掉渣啦!”
“做出来的月饼怎么有大有小呀?”
孩子们品尝过后进行了讨论,发现这次比上次成功了一点,做出来的月饼香香酥酥能掉渣!不过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又遇到一个大难题:“馅料怎么搓不成圆球呀?松松散散的馅我们有点不会包。”于是我们准备邀请会做月饼的家长来助教,教一教我们怎么和馅和包馅。
第三次做月饼
有了家长的帮忙,我们终于知道怎么才可以将馅捏成圆球。成团的秘诀是加油、水、炒熟的糯米粉和面粉、少许糖!而且这次我们不光做了五仁口味的,还特意做了甜甜的豆沙味月饼哦。
“这一次的月饼我觉得比老街上买的还要好吃!”
“我想给园长妈妈尝尝!”
“我还想给我户外游戏的老师尝尝呢!”
“我要去送,这个月饼的红章是我盖的!”
叮咚!月饼店开业啦!
为了练习包馅的方法,孩子们在美工区用超轻粘土做了很多月饼。“这些月饼做好之后可以怎么办呢?”“放到哪里比较好呢?”“不如我们开一个老街月饼店吧!”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讨论着。
当然要开一个店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走廊上已经有“小医院”和“披萨店”了,再开一个“月饼店”的话需要我们重新商量场地规划和游戏材料等,一场关于月饼店的大讨论开始了!
讨论结束后,孩子们尝试自主选择游戏材料,搭建月饼店场景,当然他们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月饼店的游戏还在继续……
教师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和观察者,应该学会适时放手,就会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行为,不断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自主探索。在一系列关于老街月饼的活动中,幼儿对老街月饼十分感兴趣,尤其是在亲自动手制作环节,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拓展经验,感知月饼制作的全过程,了解了月饼的相关知识与经验。每一次自主探索的过程是孩子们最好的收获,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我们有了一段甜蜜温暖的回忆!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9051423号-1 南京市栖霞区龙潭幼儿园版权所有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江畔人家望江苑20号 电话:025—85651622 邮编:21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