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47 作者:邵奇 发布时间: 2019-11-27 来源:本站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探讨教师关于儿童早期阅读启发性引导,帮助教师在语言活动中提出有效问题,实行高质量师幼互动,促进师幼共同成长,2019年11月27 日上午,龙潭幼儿园龙岸二园开展了本学期第三次语言组教研活动。
《机器人》
首先是辛文老师带来的中班绘本《机器人》,机器人符合中班幼儿兴趣需要,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画面丰富有趣,极大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在辛文老师的引导下,可爱的宝贝们深入观察了机器人与博士,在说一说动一动的过程中再次演绎了画面内容,走进故事人物内心。最后,辛文老师进行了激发想象的提问:“假如你也有一个这样的机器人,你想让他做什么呢?”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幼儿的想象与创造。整个活动趣味浓厚,氛围轻松愉悦。
欢欢:“机器人在打扫卫生,他有好多手啊!”
念念:“博士好开心啊,张开嘴在笑,拿着遥控器在操控机器人。”
小雨:“机器人在自己吃饭了,博士生气地在旁边看着。”
《我喜欢跳》
接下来,何勤老师带来了小班绘本《我喜欢跳》,画面生动形象,颜色靓丽,特点鲜明的小动物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何老师生动活泼地讲述,进行一系列开放性的提问,让宝贝们身临其境。看着画面,小朋友们想象着小袋鼠和小鸟、小鱼、大象、小青蛙的对话,自己说一说、做一做,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通过何老师的引导观察,带领幼儿细致深入地观察小动物的表情动作,幼儿感知小袋鼠的情感变化,并且能够用语言动作表现出来。
瑞瑞:“大象的鼻子会吸水,它才不会跳呢!”
晨晨:“小鸟小鸟,我喜欢跳,你喜欢跳吗?”
妙妙:“小袋鼠找不到好朋友,它好孤单啊,快帮它找好朋友吧!”两位教师紧紧围绕活动目标开展活动,让幼儿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通过启发性引导提问,循序渐进地完整理解画面内容.
随后,语言教研组组长吴丽娜老师与我们共同探讨,我们以分组讨论的形式,讨论以上两位老师所需要改进之处,以及对两位老师的提问进行了分类,探讨何种提问更为有效。理论依据是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幼儿园李漫园长的 《儿童早期阅读启发性引导》,教师的提问类型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 引导观察类
可以提的问题:
(1)图画书里有谁?
(2)你看到些什么?
(3)你仔细阅读后发现了什么?
(4)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5)这幅图哪里告诉你...?
(6)XX在书的什么地方?
(7)XX和XX有什么不一样?
(8)XX地方有什么?
(9)这一页有几幅画面?画面顺序是怎样的?
2. 激发想象类
可以提的问题:
(1)看了图画书的封面,你觉得这本书可能会讲一个什么故事?
(2)看了图画书、听了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3)看了画面、听了内容,你觉得可能还会发生什么事情?
(4)XX可能会说什么?
(5)XX可能会做什么?他是怎么做的?
(6)如果你是XX,你会做什么?
3. 启发思考类
可以提的问题:
(1)XX为什么要这样说?
(2)看了这本书,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3)你有什么不明白的?
(4)你喜欢故事中的谁?
讨论过后,我们进行了小组汇报,两组各派一名代表交流讨论。
(一)教师需要改进之处
1. 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全体幼儿,给予幼儿更多的表达机会。
2. 小结应该精炼,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 建议教师动作与语言相结合,动作语言可以更夸张形象一点,更加贴合故事。
4. 对幼儿的回答要给予肯定,鼓励幼儿大胆地回答,加强教师的应变能力。
(二)教师提问的分类
1. 引导观察类
“你看到些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 启发思考类
“小袋鼠为什么开心呢?”
“小袋鼠为什么会找小青蛙做好朋友?”
3. 激发想象类
“你觉得小袋鼠接下来会找谁呢?”
“小袋鼠可能会说什么?”
“如果你有一个机器人,你觉得他会做什么?”
在讨论中,我们得出教师有效的提问应该具有以下的特点:指向性、针对性、导引性、启发性、提示性、激励性、提升性。我们教师在这两个活动中,进行的都是开放性提问,对幼儿引导观察、启发思考。教师激发想象类的提问可以适当增加,以激发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阅读图画书的时候,教师与幼儿共同走进图画书中,相互伴随,相互启发,相互支持,这应该是我们教师上绘本课的理想状态。我们教师会针对这次发现的问题作出改善,提高教学能力。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9051423号-1 南京市栖霞区龙潭幼儿园版权所有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江畔人家望江苑20号 电话:025—85651622 邮编:21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