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02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龙潭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0-05-28 来源:本站
室内环境是幼儿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在幼儿的生活、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在今天,人们把一直所重视的幼儿园室内环境的创设提高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让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自然的发展,教师的职责在于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环境。”
2020年5月28日上午,结合前期理论的学习和目前班级环境的现状,老师们将自己的想法做成了一篇篇的改造方案,分享开始之前鲁瑞雪老师提出,教师在环境创设之前,自身的理念与思路一定要清晰,方向要正确。教师应思考以游戏为中心的幼儿园课程,树立“幼儿为本”的儿童观以及教师、幼儿“双主体”的课程观,这样环境才能落到实处,层层突破。希望教师们改变以往模式,将别人提出问题改为自己先发现问题,从延展儿童视角,优化区域布局和凸显绘本特色三个大方向出发,逐渐聚焦到操作层面的小问题。
接下来老师们从本班实际出发,依次开始了班级环境改造方案的分析。大家用图文的形式审视了自己班级的墙面以及区域布局的现状,通过科学合理的优化,让孩子们可以更多地参与和互动。
小三班的王老师说,上学期班级门口养了一只小鸟,孩子们每天都会去观察和记录小鸟的一天,甚至到了周末,小朋友们都轮流将小鸟带回家进行照顾,教师可以把自然界里种植和饲养的对象交给孩子们去商量和思考,基于幼儿的兴趣,提供孩子有价值、有意义的班级环境。
老师们也对班级主题墙的位置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尝试利用儿童海报的形式,让幼儿自主记录活动线索,同时结合园内的活动室,给予幼儿动手操作的机会。
大家认为必须坚持以游戏为中心,同时结合当前开展的主题活动为幼儿提供材料,教师可以拍照或用文字记录下与幼儿讨论的过程,生成班本特色的主题活动,将后续活动的跟进部分进行留白。
面对班级环境共性的问题,如环境的互动性、材料的层次性以及文化特色的凸显等,教师应当充分发挥主题墙的整体性,尝试用整块底板作为背景,活动前期可以通过调查表和提问来记录幼儿的前期经验,以问题作为线索,结合季节、生活和兴趣,从幼儿的需要出发,有逻辑地推进主题活动。鲁老师鼓励教师可以尝试将班级文化与我园课程理念相结合,让幼儿和家长参与到班级环境的创设中来。
活动的最后夏园长和吴老师对大家的想法给予肯定,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室内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室内环境创设已渐渐成为幼儿园工作的热点。《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宜的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
室内环境不仅影响幼儿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使幼儿能够主动地参与幼儿园室内环境的创设,让幼儿产生室内环境的互动效应,从而在室内环境中受到启迪和教育,正是由于室内环境是幼儿每天所处、所接触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会化的发展以及个性的发展,无一不受它的影响。相信教师们在之后的环境创设中一定会以幼儿为本,做到幼儿在前,教师在后,塑造最适合自己班级的环境。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9051423号-1 南京市栖霞区龙潭幼儿园版权所有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江畔人家望江苑20号 电话:025—85651622 邮编:21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