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97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龙潭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3-12-01 来源:本站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为了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引领幼儿感知、了解、热爱传统文化,促进幼儿归属感的发展,2023年11月29日上午,在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学前教育研训处王姗姗研训员、美术组组长赵欣的带领下,栖霞区美术教研组全体教师齐聚南京栖霞区龙潭幼儿园龙岸二园开展本学期第三次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主要围绕“传统文化在美术区域活动中的渗透”展开研讨学习。
南师新城幼儿园王冬晨老师:小班《独韵青花》
青花瓷是最富有古代中国浓郁气息的瓷器,青花瓷的主色调为蓝色和白色,图案有山水,鸟兽,人物等,栩栩如生。为了让幼儿更深入的了解青花瓷文化,通过观察青花瓷瓶的色彩、纹样,采用拓印的方式,使幼儿感受青花瓷白底蓝花、清新淡雅之艺术美,让幼儿陶醉于底蕴深厚的传统艺术文化,同时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龙潭幼儿园龙岸二园邵奇老师:《触摸传统·看见儿童》
活动中,邵奇老师向大家介绍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结合扎染、金箔、版画、水墨等传统文化元素在幼儿园环境创设和美工活动中的运用和融入进行了讲解。邵老师强调在创设区域环境时,要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可以选择能够彰显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的文化元素,以可见、可感的方式浸润幼儿的心灵,增强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直接感受力。
观——深入现场 近享童真
老师们共同观摩三个不同年龄段的班级,实地查看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操作情况,对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表现出专注、快乐、乐于探究等良好品质表示肯定,对孩子们的创意惊叹,对基于儿童视角开展的丰富传统文化活动表示高度认可。
小班将水墨和传统的拓印技法融入美工区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大自然中寻找水墨作画材料,如蔬菜、树叶、积木、毛线等,让传统水墨真正走进幼儿的生活,让水墨画独有的美术语言真正与幼儿对话。
中班的美工区通过金箔的形式表达,根据金箔的色泽和特质,孩子们用金箔平铺粘贴秋天的小动物、生肖以及千里江山图的山峰;还运用滴胶、碎金箔制作不同造型的饰品,感知金箔的光彩与色泽。一幅幅闪亮的金箔作品,表达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大班将传统的扎染渗透在美工区游戏中,通过欣赏扎染作品,感受古法扎染的神秘以及有趣,了解古法扎染的制作工序,掌握适合操作的基本扎染方法,进而促使幼儿的扎染经验不断提升。在不断探秘的过程中,充分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研——深入探讨 赋能发展
接下来教研组成员分组后,分别围绕以下三个话题展开研讨活动。
研讨话题:
1.小班美术活动中你看到哪些传统文化元素,哪些传统文化适合融入在低年龄段的美术活动中。
2.结合班级美工区的观摩,谈一谈传统文化元素的环境、材料、内容如何在不同年龄段的美工区有效体现?
3.如果请你在班级里创设并开展这样的美工区,你会如何优化与建议?
通过以上问题的研讨,梳理总结如下:
1.大部分的传统文化都可以融入低年龄段的美术活动,需要教师把握幼儿年龄特点,在表现形式、工具和材料上要有所选择和设计,要降低难度,易于操作。
2.传统文化首先要创设欣赏的环境,可以投放工艺作品、大师的作品,给予幼儿充分感受和欣赏。其次结合地域文化,幼儿可以切身体验,激发家乡自豪感。传统文化可以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可以与多元化材料相融合。
2.提供的材料需要贴近幼儿生活,小班同种材料数量要多,形式要多元化,有层次。而中班可以提供一些半成品,如金箔既可以大面积的粘贴还可以进行点缀,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大班提供了大量的布,将扎染好的布料进行剪裁,二次加工,满足儿童的需要。
3.优化美工区的材料,工具类材料要层次分明,纸张类材料要丰富,颜料、笔刷类型多样,高品质。除了投放现成品材料外还可以投放自然材料、生活材料以及雕塑类材料。
4.美工区可以和其他区域相结合,如:扎染的布制作的小饰品可以在角色区进行售卖,在表演区进行服饰展示,在图书区阅读一些有关扎染的书籍,科学区可以研究染料是如何制作而成的?
绘——墨韵丹青 “师”情画意
工笔画,亦称“细笔画”,属中国画技法类别的一种。工笔画与“写意画”对称。工笔画属于工整细致一类画法,如宋代的院体画,明代仇英的人物画等。工笔画要求“有巧密而精细者”,水墨、浅绛、青绿、金碧、界画等艺术形式均可表现工笔画。在仙林实验幼儿园王玲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工笔画体验式学习之《山茶花》。
王老师详细讲解了包括运笔、用墨、构图及色彩调配等作画技巧,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国画有了初步的了解。
只见王老师边画边讲解,以中、侧锋行笔点画成形,趁未干时勾叶脉,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了一片片形状各异的叶子,老师们控笔勾勒叶子的轮廓,练笔法、模仿着写意、兴趣盎然。大家在老师的指导下渐入佳境,创作出了自己的作品,从中真正感受到国画的魅力。
活动后由美术组组长赵欣结合传统文化文化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要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的一日生活相结合,利用零碎时间组织幼儿进行多种形式的活动。立足本地实际,以“地域文化”为切入点,挖掘和弘扬本土特有的传统文化,注重让幼儿运用艺术表现手段把自身情感和体验表现出来。
最后,栖霞区研训员王珊珊老师对活动进行了总结,教师要关注如何将教育与艺术性相联合;美工区的材料要注重多样性和深度性,教师对材料要进行筛选,并且使用的材料要能够引导幼儿探究。鼓励老师们带领幼儿了解传统文化,一起为传统文化做传承人!
经典在传承,文明在延续。此次活动,让老师们切身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魅力,深刻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今后,教师将会把更多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去,让孩子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获得成长,让文明的种子在幼儿心中播种、发芽、开花。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9051423号-1 南京市栖霞区龙潭幼儿园版权所有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江畔人家望江苑20号 电话:025—85651622 邮编:21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