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栖霞区龙潭幼儿园   |   首页

【乐活龙幼】专精覃思交流共进聚力成长 ——龙幼共同体第十四场活动

浏览数量:19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龙潭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1-04-07      来源:本站

为了给教师们搭建一个对话、合作、交流的平台,让教师们在交流和研讨中发现自身成长和幼儿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龙幼教师发展共同体全体成员于2021年4月6日上午在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张海艳老师的带领下齐聚龙潭幼儿园龙岸分园,开展“龙幼教师发展共同体”第十四场学习活动。本次活动重点为游戏现场观摩、研讨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情况及教师的组织与指导。
  一、现场观摩
  迎着和煦的春风,沐浴着春日的暖阳,共同体教师分为四组分别走进了龙岸分园的中一班、中二班、大三班和大四班,教师们跟随着孩子们的步伐一同体验了游戏的快乐。
各班分别根据自己班级幼儿的兴趣特点和发展水平,有效利用班级空间并进行规划,提供丰富的区域操作材料,让幼儿在各个区域中自主选择,相互合作,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充分体验自主游戏的快乐,教师或认真观察记录,或向班级老师询问交流,或在幼儿的邀请下加入到游戏中……
  二、交流分享
  观摩活动结束后,教师们从“幼儿的发展”和“教师的指导”两个方面认真、积极地展开讨论,从中发现亮点,找出不足,共同改进。
  教师一组代表张雅慧老师对大三班现场观摩情况进行了交流。
  大三班的区域划分比较合理,空间利用率很高,三位老师配合默契,分工对区域进行指导,幼儿的游戏水平也比较高,从游戏过程中可以看出幼儿生活经验非常丰富,也非常喜欢语言表达。从阅读区提供的材料来看,家长的参与度比较高,开展了“图书漂流”活动。
  同时,针对阅读区、美工区和建构区存在的现象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阅读区的图书可以进行再次分类、图书的呈现方式可以调整等。

  教师二组代表吴俊老师从整体感受和区域思考对中二班现场观摩情况进行了交流
  从整个游戏过程来看,幼儿很专注于自己选的游戏,而且具有规则意识,区域之间的互动性比较强,一些游戏可以跨区域进行,幼儿玩得很投入,这与投放材料的丰富性和可操作性密不可分。
同时,也提出了一些疑惑,例如桌面建构是否可以放在地上拼搭? 怎样让游戏更有趣味性、操作性、互动性、创造性?针对在观摩中出现的现象还提出了建议,例如走廊上的角色扮演区鼓励与隔壁班幼儿进行互动,教师要关注互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指导。

  教师三组代表王智伟老师重点对中一班建构区、美工区和角色扮演区幼儿游戏情况以及教师指导进行了交流。
  首先,建构区分为桌面建构“万能工匠”和地面建构,投放的建构材料非常丰富而且摆放整齐,幼儿拿取很方便,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没有过多干预,幼儿的自主性较高。
其次,美工区呈现出一整面的作品墙让人眼前一亮,开展的活动丰富多样,有泥工、绘画、颜料、撕贴画等等,教师能够关注幼儿的需要及时提供帮助。建议增加自我服务相关材料,比如抹布、桌布、报纸等,更加放心大胆地让幼儿使用颜料,可以和户外美工活动结合起来。
再次,角色扮演区有小吃店、服装店和表演区,服装店投放的材料很丰富,家长配合搜集了各种各样的服饰,表演区的幼儿可以来服装店换装等等,幼儿非常投入。但是小吃店提供的成品居多,低结构材料较少,建议和美工区结合起来。另外,表演区内的活动对阅读区和益智区产生了一些干扰,建议调整一下区域位置。
  最后,提出对区域游戏插牌的思考:我们是否需要设置区域插牌?什么时候选择?选择某一区域但不想玩了怎么办?

  教师四组代表邵奇老师主要对大四班美工区和阅读区现场观摩情况进行了交流。
  美工区开展的活动都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并且结合了“春天”主题活动,例如制作“野菜书签”,野菜源于不久前的远足活动,从而生成了压模这一手工活动,但是有的幼儿操作没有成功,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指导。
阅读区正在开展的主题是恐龙,有的幼儿看着看着就开始表演,对于旁边安静看书的幼儿产生了干扰,建议进行一些位置调整,另外大班幼儿可以提供桌椅,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存在的困惑:对于科普类读物教师如何指导才能引发幼儿的深度学习?

  三、引领指导
  张海艳老师针对各组教师的研讨发言进行了总结并进一步提出了问题,引发教师的思考。
首先,张老师认为我们在做判断时要谨慎,需要有一定的表征来佐证这个判断。例如,“游戏水平高”、“专注力强”、“生活经验丰富”、“规则意识强”等等,这些判断从何而来?如何体现教师的观察效果?我们需要记录一些语言、动作、表情等表征来支撑我们的判断,同时引发思考:游戏时还有什么样的表征?幼儿的生活经验如何迁移到幼儿园中来?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下的生活经验一样吗?为什么教师对规则那么在意?规则是保证谁发展的?便于教师管理班级的规则幼儿是否理解?促进幼儿发展的规则又有哪些?
  接着,张老师结合教师们分享的内容对各个游戏区域提出了问题。美工区:能否呈现出幼儿创作的过程?怎么了解幼儿的创作需求?美工区的功能是什么?幼儿在美工区中自由、自主、创造性地表达程度是怎样的?建构区:建构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如何介入?幼儿在建构中的语言和其建构行为有什么关联?阅读区:是否有图书摆放的方法和原则?角色扮演区:如何从心理学的层面看待角色扮演区的功能?角色扮演带给幼儿什么?
随后,张老师就是否需要区域插牌提出了三个问题:插牌用于控制还是帮助?插牌的作用是什么?由于什么需求才产生的?
最后,张老师表示游戏源于生活但一定高于生活,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游戏观,但就目前来看教师对游戏的理解还不够,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

  四、殷切寄语

张必珍园长对本次观摩研讨活动进行了总结,非常感谢张海艳老师对共同体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从中可以发现一些共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张园长向大家提出三点期望:一是我们观摩研讨后的问题要进行梳理归纳,条理明晰,这样便于我们交流讨论,一些共性问题很容易就显现出来;二是提出的策略要更加具有针对性,要能看到实施策略后的效果;三是调整后的效果要进一步呈现出来,反思后进行实践,再反思,再实践⋯⋯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需要大家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
  五、共同学习
  下午,共同体教师先观看了《中国教育之父——陈鹤琴》第一集“认识儿童”,大家对陈鹤琴先生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在思考建立在儿童心理学之上的教育是什么样的教育?如何去倾听儿童、教育儿童?
随后,四所分园对各园开展课程实施情况及困惑进行讨论,将存在的问题与困惑一一记录下来并由各园代表进行交流,大家针对课程审议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各抒己见,提出想法与建议。
最后,张海燕老师针对大家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思考:为什么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不够强?课程实施的路径有哪些?张老师认为教师的发展不只定位在专业发展,我们不仅仅通过课程、游戏来促进幼儿的发展,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所折射出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全都被幼儿看在眼里,或多或少会对他们产生影响,所以如何理解人的成长、如何看待教育者对幼儿的影响也是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每一次龙幼共同体的活动都是智慧的碰撞、思维的交锋,我们应充分发挥游戏的独特价值,在游戏中进一步探索有效策略,为幼儿的快乐成长不懈努力,一切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9051423号-1  南京市栖霞区龙潭幼儿园版权所有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江畔人家望江苑20号 电话:025—85651622 邮编:210058